趣味运动会
当前位置:主页 > 网站新闻 >
家庭:吴欣怡:别将孩子揉捏成和他人一样的形状
 
2019-09-07 18:55

30 --> 资料来源:吴欣怡

热门搜寻:

Q10孩子30甇瑞免费宝宝小孩东山妈妈

当你在路上看到一群人抬着头不知道看什么,你是否会跟着抬头?
当你看见现在流行的服饰鞋款,你是否也会想跟着买,无论适不适合自己?

这样的“从众效应”,在教育界信手拈来更是一堆例子,包括我们自己从小亲身经历。家长间交流某某补习班、某某老师厉害,爸妈不假思索「就决定是你了」,不论送进去过程有多么困难艰辛。
不同,很重要。

不是说要去不同补习班,而是要看到孩子的独特性,选择适合的方式适性发展。 在医院里,常常遇到家长们很担心自己的孩子没有跟别人一样好、分数没有考一样高,是不是智力或者注意力有问题了? 却很少听到家长询问我们,我的孩子优劣势是什么,怎样的学习方式和环境更适合他。
微乎其微才有家长注意到每位孩子的发展基础、性格特质其实是不一样的。如果能够用一公式算出孩子的发展、智能,甚至养成某种样子,当然最轻鬆愉快。

然而当所有人都一样了,这世界又会变成什么模样呢?

这不是强调我们不要听信他人口中的好补习班或好的教养方式,只是教养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你有没有跟孩子有足够多和丰富的相处及对话。
我们的大脑时时刻刻在学习、改变,你所经验的都将会改变大脑内的神经突触连结,影响我们的思考、情绪和行为,孩子自幼感官所及皆是身边最亲的人,就是家长,接受的刺激和反应连结会完全複製在孩子身上:你的说话方式、语调、如何面对压力挑战、怎么表现情绪和处理情绪,以后都会出现在他/她们的生活中。
我看过许多家长非常积极阅读教养或疾病相关书籍,但在实际经验上往往挫败连连,最后迫于无奈的来找我们帮忙。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孩子不完全是书上的那个模样,而你也不是写书的作者。家长很重要,跟孩子的互动和合作更重要,去认识孩子,并让孩子认识你,因为你们的互动就是让他们成长的教养法则,或许我们该学学怎么做大人和想想以前怎么当小孩,这样大人小孩或许才更能够无断层合作。

努力发掘孩子的独特,而别努力将孩子揉捏成和他人一样的形状。
都一样了,世界将不再精彩。

延伸阅读
卢建彰:给卢愿的一些废话

搜更多「 吴欣怡、孩子、形状」相关经验新知。

搜寻,就从BabyHome开始。


作者简介

吴欣怡

专长:

工作至今服务超过2000人次,擅长儿童青少年心理衡鉴、个别及团体治疗、亲子互动技巧及亲职教育。

学历:

成功大学行为医学研究所临床心理学硕士。

现任:

卫生福利部嘉南疗养院 临床心理师。

经历:

成大医院成人精神科/儿童青少年精神科 临床心理师。

高雄市立大同医院精神科 临床心理师。

崑山科技大学谘商辅导中心 兼任临床心理师。



分享 列印 收藏
这社会给了母亲支持了吗? 立法委员苏巧慧:夫妻关係不要想永远全赢

延伸阅读


  • 月亮杯取代传统卫生棉、条,方便之外还可能增加受孕机率!
  • 4大临床常见影响怀孕的问题 从基础体温曲线看得出! 北京趣味运动会
  • 老公外遇小三产下女婴 妻在冰箱发现哺婴的母乳
  • 「妈,他们都不跟我玩」 教孩子以健康心态面对拒绝
  • 跟老公越来越没话聊?心理师点出「仪式感」让爱更有感